諸位居士大德
祝願大家
聞思修慧,三學增上
阿彌陀佛🙏
我空觀與法空觀對於一個修行者來說,是極為十分重要的課題。在《三乘共法》第四章中,聲聞乘的解脫道中同樣很重視這一部分。因此,在大乘的般若學中,我們更應深入探討我空觀與法空觀的不同層次。
經文云:「我不即是蘊,亦復非離蘊,不屬不相在,是故知無我。」這簡要闡述了我空觀的核心思想。關於「我」,可分為二種:補特伽羅我與薩迦耶我。
補特伽羅譯為「數取趣」,即是不斷在生死中受生的意思。無論是自己、他人、或畜生,皆是由身心和合而成的個體,因此在世俗中可說是「假我」的存在。然而,眾生未能悟解此理,總以為有一個實體性的眾生在輪迴,這便是對補特伽羅我的執著。
薩迦耶的意思是積聚,指的是在身心和合中,生起了「自我」的感覺,並伴隨著我愛與我慢的特性,進而形成與他對立起來名假。這是一種根本上不存在的妄執,稱之為薩迦耶見。
對於眾生而言,無論是對外他人,還是對內自我,皆存在著補特伽羅我執。而薩迦耶見則是更深層的自我執著。眾生的世俗心境中,都是執我的俱生我執,這種我執來自於直覺,極為樸素,然而卻很少有人真正探討過「我到底是什麼」。
這種探討到了宗教家與哲學家手裡,便衍生出種種不同的自我觀點,形成了分別我執。但作為生命主體、輪迴實體的「我」是實有的,這種觀念使得「我」與外界形成了對立,並且認為這個「我」在輪迴中始終不變。
「實有實、自有一、常有常」為自我內含的特性,這與執法有自性與執著於我有自性,定義完全一樣的。故此,經典中以「法無自性」來解說「眾生無我」,實際上是相通的道理...
一同觀看影片~
學習了解更深入#心易法師的《成佛之道》🙏
TG1094-117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隨喜訂閱並按小鈴鐺提醒,感恩大德們發心訂閱🙏
🟨佛教慈悲志業基金會:www.cbzy.org.tw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