❤️觀看溫馨提醒:
1.取消英文字幕,請按一下「設定」(螺絲帽)圖示 ,點選「字幕」 → 關閉。
2.中英字幕版,請進入大愛電視官網該影片下方之「下載」點入觀看。
3.若您需要搜尋本節目特定集數,請輸入:品名+集數
00:00 法華一乘 諸經之王
用心,用心把握時間,分秒不空過。一句一句的聲音要用心,耳聽、心記,多了解。在《法華經‧法師品》有這樣幾句話,看。
01:21⊙「法師品:法華經藏,深固幽遠,無人能到。」
是一個很遙遠、很深,能夠到達實在是很少,幾乎是無人能到。因為過去大家都還是停滯在小乘,還是在那個地方,大家若聽到大乘法,都會覺得這很深、很深遠,還是很牢固,不是隨便的人有辦法進去的,這是幽遠的事情,沒有人能到達,牆高、路遠,不是有人能到達。
就像〈化城喻品〉,導師在帶我們,帶著走久了,大家會覺得累了,不想再往前走,導師的智慧就要在那個地方,遠遠的地方化一座化城,向大家說:「你有看到嗎?前面就是化城,快要到了。」這就是佛陀已經將門打開,讓大家遠遠看到已經有這樣的化城,有這樣的希望了,再努力向前走沒有困難。
雖然大家的心理上有畏懼,「深固幽遠,無人能到」,好像這哪有辦法到達呢?但是現在佛,佛陀已經要為我們開示,要讓我們知道,但是偏偏我們的心朦朧,還沒有開,不知,將我們的真實法,真如性,還是無明將我們埋掉,無法自己展現出來,所以因為這樣,叫做「深固幽遠」。
對我們凡夫,雖然我們也入佛門裡面,我們還是凡夫,入佛門來的凡夫,所以對大乘法還是感覺很怕,好像對凡夫來說,覺得還很深,這個法就是圓融的道理,真如本性,實相真理是很堅固,什麼都無法去破壞它。這是我們人人真如本性,儘管你凡夫已經累生世,這樣在芸芸眾生來來回回,但是你的真如本性永不滅。
無始以來,這個真如本性還是很堅固,真實法,真實的道理是很穩固,這對我們人人來說,真理永不滅。但是我們以為它很深,不過,它是在我們內心,與我們同起同坐,只是我們沒有將我們的真如本性現前出來,只是有重重的無明,將我們蒙蔽住了。
我們只是以為法在外面,法很深,其實法是在我們裡面,只是我們的無明沒有打開。這無明讓我們本來探手就可得的真如本性,隱而難見。觀念一轉,無不都是真如本性能顯現,我們就是轉不過來,煩惱就是在那裡纏,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,要好好去體會。
這是《法華經》當中這樣提醒我們,我們如果沒有很用心,這樣用平常的心來聽經,這是一種敷衍過去。我們要知道,法是攸關於我們的慧命,我們若沒有用心入,我們的慧命就是缺少了水分,沒有(法)水了,慧命就無法成長,請大家用心,用心。
08:39⊙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;潛通佛智,暗合道妙。」
要很了解,很用心。所有六根,六根大家應該知道了,六根、六塵、六識;識,我們現在用耳朵來聽,也要將我們所有的雜念摒除掉,專心一意。這個「識」好好來接受,聲從耳入,但是法從意會;法是從我們的意,意識來體會。所以大家用心要淨念,淨念不可有煩惱無明。聲音是聽到了,內含法的意沒有用心,這樣對我們是沒有受用。要好好用心、受用,否則,唉,一念錯過,萬劫難逢。所以要用「淨念相繼」。
「潛通佛智」,我們要真的細微,很細微那個心好好接受,將法入心來潛通,就像浸潤。法,我們就要常常將它潤溼,不是說太陽曬,乾燥的石頭,熱滾滾一桶水這樣將它潑下去,這顆石頭就會溼;溼是一個皮毛,其實裡面沒有溼。就像我們手骯髒了,水只是這樣倒過去,不會乾淨,水潤溼還要好好抹、刷,好好搓揉,一直到髒污不見,水再清洗一下,這樣才會乾淨。
所以水不是這樣溼潤一下過去,溼得不徹底。所以要讓水滲透它,這樣浸潤,邊給它潤溼、潤溼。我們的心也一樣,心地欠缺法水,就像一片乾旱的土地;這個乾旱的土地,若沒有剛剛好的水來潤溼、潤溼,種子下去也無法萌芽、露苗,都沒有辦法。所以種子將它種下去,每天每天要很平均,水就邊澆、邊澆,水慢慢澆,土讓它漸漸溼,那個種子才有辦法萌芽。所以常常說,種子落土,因緣會合,一直到了種子成樹,成大樹,「一」生無量,無量「一」生。
我們大家要將我們自己,認識我們也是一粒種子,不可自我輕視,將我們自己的種子,用掃的將它掃除了,這樣是很可惜的。我們要好好拾種子、好好撒種子;每一個字,法,都是法的種子,只要你一句一偈撿拾在心中。當然最好是整部,整部我們很熟悉了,其中隨時用一句、用一偈,發揮出來的,我們能夠隨機逗教。
《法華經》是三根普被,不論是上、中、下根器,《法華經》當中的法,就是讓我們能夠接受,能夠利用,所以叫做受用。這樣能夠「潛通佛智」,我們接受了,我們能夠利用,這才是真正法入心。
「暗合道妙」,我們冥冥中,法一直一直浸潤我們的心,我們的心就這樣慢慢、慢慢、無聲無息在我們的內心,佛法就會很整齊,不斷地成長起來,自然我們對機逗教,會應用得法喜充滿,受的人歡喜,自己用出去法喜,真正是法喜充滿,皆大歡喜。這就是佛法真正入心,我們的所得。
所以「暗合道妙」,無形中,這個道一直一直與我們的心接合起來了,這條路不斷不斷我們鋪得平了,道也開通了,這個道微妙啊,通達了。菩薩、佛的境界,你沒有經過菩薩道,與佛的境界還很遙遠,所以我們要用心行菩薩道。世間苦難偏多,我們所生活的就如處天堂,要懂得惜福。見苦難多,自己要更懂得知道有福更加惜福,惜福要造福。
就像現在(2020年)的海地,海地現在與我們雖然離一段很遠、很長的路,但是與我們也是一樣很有關係。我們慈濟人在海地,現在這個時候,他們在那個地方開始在發放白米,不是很簡單這樣說,米到,他們就發,不是喔。米要到之前,他們要開始展開家家戶戶的勘查,因為海地差不多貧困的人到處都是,我們的米去到那個地方要如何發呢?
需要的就是要用心安排,要去選擇苦中苦的人。這樣我們在發放,才不會去引起其他也名稱「苦難人」。因為我們發的人是苦難中的苦難人,大家沒話說,「確實我苦,他比我更苦。這些米來得有限,所以救濟他,我甘願。我領不到,我也隨喜功德。」他們要做到這樣,這才是圓滿。
所以海地那個地方,也有菩薩。海地的菩薩,他們平時守護在那個地方,好比如濟雖然是神父,他在那個地方,已經做到梵蒂岡要將他調回去,將他晉升起來。但是他甘願守在這個地方,海地,因為這裡他有使命。他要承擔起慈濟的使命,所以在那裡他能夠了解貧中之貧的人,他能夠平時在那裡,每一天他要照顧的幾萬個孩子,幾萬個孩子要讓他們有飯可吃,有機會可讀書。
這是如濟神父,也是師父的弟子,慈濟人的使命。所以他推掉了能回梵蒂岡,這種的光耀他推掉了,他甘願守在這個黑暗、貧窮、苦難,好像地獄之苦這樣的地方,他甘願守護在那個地方。所以說來,人生需要就是發心,那個愛心人。這個愛心的人就是要有這樣,那個「性」,本具佛性,「潛通佛智」,這種的人。
他已經將他能接受到回去那個地方,受到人的尊敬、受到人的恭敬,他這樣的位置,他辭掉了,甘願守在這個地方。這若不是淨念,念念相繼,那種無欲、無貪,這種乾淨的慈悲善淨的愛,哪有辦法做得到呢?所以是「淨念相繼」。所以他「潛通佛智」,甘願守護在那裡。
同樣,法,他也是接受法,同樣在聽,聽我們現在的《法華經》。經過翻譯的英文,他,法很入心。所以他才能夠專心得到那個道理,願意守護在那個地方。有他一位在那裡,他能夠帶動很多人。還有我們臺灣去的,在那個地方,開頭是被派去那裡工作,為了慈濟,他已經也甘願守護在那個地方。
所以有這樣臺灣去的,也有海地的在地人會合起來,在那個地方,每一天能幫助超過一萬人,這是很感恩,也是讓人很感動。現在(2020年)正在發米,山區這樣翻山越嶺到農村去,他們去發放。現在(2020年)海地疫情,這個瘟疫(新冠肺炎)疫情也很高。他們還是為了很多正在飢餓的人,斷糧、斷食,沒有米可下鍋,所以他們哪怕是疫情那麼地嚴重,他們也不畏懼,同樣越過山,深入村莊。
那個地方也乾旱了,有土地,沒有水也不能種植,貧窮苦難人更加苦。所以他們從太子港,要翻越過山嶺到鄉村去發放,這不是菩薩誰做得到呢?所以很值得我們的尊敬,很不容易。像地藏菩薩固守地獄,地獄很苦。我們來看下面的經文,前面經文這麼說,
28:11⊙「宿王華!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,海為第一,此法華經亦復如是,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。」《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》
《法華經》來譬喻,像大地有川,川就是從山上一直流下來的水,這川水會流。還有江、還有河這等等、溪水等等;這些水,這些水中,海是為第一,江一條、河一條。像最近(2020年)長江,中國大陸長江潰堤了,很多很多的民宅受災難,山崩了,水也淹了。所以這些河川的水,無法將它保護好,它過量就破掉了,這樣造成很大的災難。這就是大地,川流江河的水。
其實還不及海水,海水,更多的水流入大海,海不增不減,同樣能夠收納。而若河川,水多一點,那就是沒辦法,它就會破堤等等,造成災難。還是海為第一,此《法華經》也一樣,是「諸如來所說經中,最為深大」,就像海。所以接下來的經文再說,
31:05⊙「又如土山、黑山、小鐵圍山、大鐵圍山、及十寶山眾山之中,須彌山為第一,此法華經亦復如是,於諸經中最為其上。」《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》
剛才是譬喻水,現在是譬喻山,山、大地。我們的地球上有很多種的山,大山、小山,一直到須彌山。須彌山;喜馬拉雅山,須彌山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喜馬拉雅山,那就是很高。這鐵圍山,鐵圍山在哪裡?鐵圍山裡面是名稱的地獄,名稱的地獄,鐵圍山裡面。
32:36⊙又如土山、黑山、小鐵圍山:土山、黑山、小鐵圍山:裹四天下。土山者,土石諸山也。黑山者,俱舍云南洲從中向北,各有三重黑山。小鐵圍者,繞小千界。
鐵圍山在哪裡?這鐵圍山之中,就是有土,用這個大地來說,大地的山就是土啊、石啊。所以土山,大地的山。黑山,那整個山都黑的,黑石等等,很堅硬的山,這黑山。小鐵圍山,那個山很硬,小鐵圍山。「土山、黑山、小鐵圍山」,就是合圍著「四天下」,在這地球上,四面山,山一層層圍,海雖然很大,盡頭還是山。到了哪一個國家,水路來走,同樣上水路還是山,山無處不在。
所以這個山,「土山者,土石諸山也」。「黑山者」,就是《俱舍論》中說的,那就是「南洲」叫做南瞻部洲。有五大洲,在這個大地上分成五大洲,所以南瞻部洲那個中間向北,各有三重的黑山,一重一重。小鐵圍山就是圍繞著小千世界,總共有三千大千世界,小圍,這小千世界。
35:59⊙大鐵圍山及十寶山:大鐵圍山裹大千界。十寶山即須彌山外十大山王。
「大鐵圍山及十寶山」。這大鐵圍山裡,那就是大,大千世界,就是大鐵圍山,所圍著是大千世界。小千世界、中千世界,又一個大千世界,前面也已經說過了。當中「十寶山」,就是須彌山以外的十大山王,這些山,山的名字有很多。
37:14⊙大鐵圍者,繞大千界。十寶山者,華嚴云:雪山、香山、軻利羅山、仙聖山、乾陀山、馬耳山。尼民陀山、斫迦羅山、宿慧山、須彌山。群山土積,十寶矮形。鐵圍雖高,非金所成。
大鐵圍山者,就是繞著大千世界。「十寶山」,《華嚴經》之中這樣說,「雪山、香山這當中,這全都可以列入在十寶山之中。尼民陀山,就像這些山,這些山的名字。這些群山,這是土所聚集的山。十寶山,這個山較矮,很矮,就是山丘。鐵圍山雖然高,但是「非金所成」,這鐵圍山。
39:13⊙眾山之中,須彌山為第一:須彌山者,生大海中,高出水面八萬四千由旬。
41:15⊙須彌四寶為體,坐鎮四洲,下旋香海,上宅群天,居然群山之王也。
43:15⊙此法華經亦復如是,於諸經中最為其上:亦如須彌,諸經之王。
44:28⊙諸教勢同群峰,一乘須彌齊峙。
~證嚴上人講述於2020年7月30日~
※全文、中英字幕影片:www.daai.tv/master/wisdom-at-dawn/P12221848
#妙法蓮華經